长白县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长白县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6230135686825/2023-03904
分  类: 统计分析 ; 其他
发文机关: 长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年01月07日
标      题: 长白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1月13日
索  引 号: 112206230135686825/2023-03904 分  类: 统计分析 ; 其他
发文机关: 长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年01月07日
标      题: 长白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1月13日

长白朝鲜族自治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年,面对更趋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大环境和经济发展诸多困难挑战,长白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全县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根据白山市局反馈数据显示,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658万元,可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586万元,增长8.6%;二产实现增加值92796万元,增长11.3%;三产实现增加值234276万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6:23.9:60.5,全县人均GDP达到51735元,增长9.2%。

二、农业

202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436万元,可比增长11.6 %。其中,实现农业总产值69988万元,可比增长6.7%;林业总产值11315万元,可比增长76.3%;牧业总产值17279万元,可比增长37.4%;渔业总产值4525万元,可比增长5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329万元,可比增长15.7%。

全县拥有耕地总面积6053.99公顷,2021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462.67 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600 公顷,粮食产量21000 吨,同比增长0.67 %。

年末猪存栏9129头,同比增长18.19 %,累计出栏肉用猪 11124头,比上年增长5.15 %;大牲畜存栏10613 头,同比增长7.74 %,累计出栏5450 头,增长19.07 %;羊存栏 2328只,同比增长5.72 %,累计出栏2677 只,同比下降19.39 %。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1984.657 吨,增长11.43 %;禽蛋类总产量1031.54 吨,下降32.18 %。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1年,全县7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从行业门类看,采矿业为纯增量,制造业下降12.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1万元,同比下降88.0%;实现营业收入23322万元,同比增长12.7%;营业成本19335万元,增长20%;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3%,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65492万元,同比增长16.7%;负债合计31944万元,增长35.7%;所有者权益合计33548万元,增长3%;资产负债率为48.8%,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  

2021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6户,完成总产值1.1亿元,增长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长白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52.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8.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9%,民间投资增长81.9%。

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6.7%,其中:住宅投资下降6.1%。

五、贸易进出口和旅游业

2021年长白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15.2万元,比上年增长8.4%。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61911.7万元,增长8.8%;餐饮收入额15103.5万元,增长7.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8011.4万元,增长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003.8万元,增长11.1%。

2021年长白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63万美元,同比下降68.6%。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0.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30.1%,旅游综合经济收入达到5.4亿元,下降30.2%。

六、交通邮电通讯业

2021年全县公路总里程为993.08公里,其中:国道267.87公里,省道37.17公里、县道235.82公里、乡道278.16公里,村道170.68公里。全县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17.1万人次,同比下降53.8%,旅客周转量1333.8万人公里,下降45.2%;完成公路货运量28.6万吨,下降18.3%,货运周转量11821.7万吨公里,增长2.6%。

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2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电信业务总量3741.7万元,比上年增长3.3%。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88万户,比上年下降9.7%。其中,城镇固定电话用户1.57万户,下降8.4%,固定电话普及率增加到25.4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17万户,比上年增长0.7%,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96.5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络用户28677户,比上年增长4.5%。

七、财政金融

2021年,全县累计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18543万元,同比增长0.7%,分部门来看,税务局实现入库10453万元,同比下降0.2%,占比56.4%,其中:税收收入9596万元,下降0.5%,非税收入857万元,增长3.6%;财政局完成8090万元,同比增长1.8%,占比43.6%;地方级财政收入13539万元,同比增长3%,分部门来看,税务局实现入库5449万元,同比增长4.5%,占比40.2%,其中:税收收入4635万元,增长4.5%,非税收入814万元,增长4.1%。

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71384万元,下降14.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745万元,下降7.5%,公共安全支出16129万元,增长34.5%,教育支出19484万元,下降2.3%,科学技术支出511万元,下降26.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188万元,下降1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066万元,下降41.4%,卫生健康支出10246万元,下降33.7%,节能环保支出3280万元,下降3.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433万元,下降80.1%,农林水事务支出23796万元,下降7.3%,交通运输支出24228万元,增长243.5%,住房保障支出928万元,下降83.8%。

2021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31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6.81亿元,增长8.9%;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78亿元,下降17.1%。

各项贷款余额13.6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8%。其中:住户贷款3.97亿元,下降36.2%;企(事)业单位贷款9.69亿元,下降18.9%。贷存比达到20%,比上一年减少7.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可灵活运用货币额度较高。

八、教育科技

2021年全县共有各类普通中小学校50所,其中,教办学校39所,职教中心1所,进修学校1所,汉族普通高中1所,朝鲜族完全中学1所,普通初级中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教办小学27所,县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8所,全县共有2265个教学班,拥有在校生5629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班164个,有在校生3377人;在校生中,普通高中在校生889人,中职学生250人,初中在校生1146人,小学生2231人。有少数民族学生905人,占学生总数的16.1%,全县共有教职工1381人,其中专任教师868人。

全县列入国家、省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共计4项,获11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全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家。全县有3户科技型中小企业。

九、文化卫生

全县现有乡镇文化站8个,77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国内演出场次48场,观众达5千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1万册,总流通0.4万人次。有线电视在网用户1.3万户。

全县有卫生机构17个,其中:医院1所;卫生院11所,共有卫生机构床位307张;卫生机构人员48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09人。

十、人口民生保障

年末户籍人口总户数38383户,总人口为74367人,比上年减少1130人,男性37254人,女性37113人,男女性别比为100.4:100;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44501人,乡村人口29866人,城镇化率59.8%。出生233人,死亡683人,出生率3.1‰,死亡率9.2‰,自然增长率-6.1‰。按民族来分,汉族60833人,占比81.8%,朝鲜族12454人,占比16.7%,其他少数民族1080人,占比1.4%。

2022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29元,同比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45元,增长8.9%。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在职参保13520人,享受养老待遇14926人,累计发放养老金40757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3340人,享受养老待遇7212人,累计发放养老金106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职参保4318人,享受养老待遇2406人,累计发放养老金15425万元;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8116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424人,累计发放失业金425万元;工伤保险参保22902人,享受工伤待遇609人,累计发放工伤待遇523万元。

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566人,享受医保住院报销3378人次,报销额3688万元,城镇居民年末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959人,享受医保报销3815人次,报销额4820万元。

全县现有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12个,比上年增加5个,拥有429个床位,比上年增加109个;全年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7548人,比上年减少1033人,下降12.04%,累计发放低保资金4405万元,下降6.8%。其中:城镇居民最低保障2627户,领取低保人员3937人,发放低保资金2620万元。农村居民最低保障2541户,领取低保人员3611人,发放低保资金1784万元。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7天,比2020年增加了10天,优良天数占有效天数的比重达95.1%;PM10均值27.1ug/m3,比2020年降低35.6%,PM2.5均值18.6ug/m3比2020年降低35.9%。

通过鸭绿江地表水四个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取得有效监测数据1692个,地表水出境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2021年全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4人,同比上年分别上升50%和100%;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322起,同比上年增加33起,上升11.4%,死亡2人,同比下降66.7%;发生消防火灾事故29起,增加9起,增长28%。

 

说明:

1.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根据改革后GDP核算要求,自2020年起均由白山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后反馈,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发表的统计数据为年度快报数,最终将以年报数据为准。

3.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