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017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杨玉慧、李锋国、王钧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将新时代10年发展成就有机融入学校“大思政课”》(第017号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三位委员对教育“大思政课”的高度关注与关心。长白县教育系统近年来高度重视学校“大思政课”建设,严格贯彻2020年中共吉林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加快构建吉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机制的意见》、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等文件精神,持续推进我县思政一体化和“大思政课”建设,成效如下。
一、拓宽大思政课的教育途径
广泛开展“十二个一”系列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活动,让党在新时代的创新理论深入细致得到落实。﹝十二个“一”:一首红色歌曲,一次以“党的创新理论”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一次“党的创新理论”主题教育活动,一次“党的创新理论”班级文化评比与交流活动,一次全校师生“党的创新理论”的演讲,一次全校师生“党的创新理论”征文比赛,一堂“党的创新理论”教育课,读一本“党的创新理论”书籍,出一期红色革命教育手抄报,组织一次红色之旅,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红色知识问答,在校园固定位置开辟“历史(党史)上的今天”栏目,每周宣传一位红色革命人物或大事件﹞
二、加强党的先进理论的宣传力度
一是教育系统各学校成立由党员干部、教师、青年党校积极分子、团员、少先队员等组成的红星大队,在教育系统内广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二是充分利用我县优质的红色教育资源及民族特色,结合“开学第一课”,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新团员的入团教育。凡新学生和新团员都要了解红军长征,参观红色教育阵地,感受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凡新入团的团员都要进行宣誓,积极参加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开展“我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三是邀请专业讲师、退伍老兵、“五老”等入校宣讲,综合运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方式将新时代的十年实践创新成果讲好用好。
三、丰富“大思政课”教育形式
全面加强中小学研学综合实践教育。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要内容,与劳动教育、学校课程、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依托我县独特资源优势和厚重红色、民族历史文化优势,积极研究研学综合实践教育精品线路,设计研学综合实践教育课程。围绕“上冰雪”“进森林”“树信念”组织开展研学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我县优质的红色教育资源及民族特色综合实践将新时代的十年实践创新成果讲好用好。结合“双减”工作,通过我县“知家乡 爱家乡 赞家乡”研学活动等品牌项目,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育结合起来,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青少年社会实践,在“学思悟践”中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下一步,教育局将结合您的宝贵建议,进一步加大“大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要在思政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教学、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评价上下功夫,要遵规律、重系统、讲实效、看品质,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作为深入、持久、有效的内容进行研究,在《读本》研究中不断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考、新的实践和新的成果,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二是强化师资建设。学校要创造条件,吸引最优秀的专业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并在思政教师专业成长上下功夫,学校主要领导要上“大思政课”,德育领导、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可以兼职上思政课,实施全员育德、全程育德;三是深入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思政课教学要与学生教育生活相融入,切口要小,样本要真,对接要自然。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的自身特点,以爱育爱、以美育美、以情激情,化育心田。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家庭学校相配合,打通学科障碍。
再次感谢三位政协委员对我局“大思政课”建设的关注与支持,欢迎今后对教育工作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宝贵建议。
特此答复。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教育局
2023年5月24日
联系人姓名电话:张桂兰 1594496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