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长白县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长白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623MB1624624J/2022-11556
分  类: 机构职能 ;  通知
发文机关: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2年11月21日
标      题: 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县工业企业疫情防控
发文字号: 长工信字〔2022〕44号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4日
索  引 号: 11220623MB1624624J/2022-11556 分  类: 机构职能 ; 通知
发文机关: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2年11月21日
标      题: 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县工业企业疫情防控
发文字号: 长工信字〔2022〕44号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4日

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县工业企业疫情防控

工作的通知

 

长工信字〔202244

 

各相关工业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01)要求,按照《白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进一步优化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白山工信安全[2022]121)部署要求,现就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调整措施在全县工业企业的实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科学精准做好企业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各企业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新特点,强化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全面落实工业企业疫情防控的新部署新措施新要求,不折不扣把企业疫情防控各项优化调整措施落实到位,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做好优化调整措施实施中有序工作衔接,把握关键环节,做好相关风险防范应对,确保工业企业疫情风险总体可控,坚决守住不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底线。

二 、落实落细企业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企业要落实落细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按照“二十条措施” 和工业企业防疫手册(7.0)要求,针对疫情防控重点环节,细化网格化管理、厂区管控、人员返岗、人车进出、轮岗备岗、第三方人员管理、应急处置、规范有序开展核酸检测等各项措施,“一企一策”调整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推动本单位健全全员责任体系,指导本单位进一步完善管理层、车间班组、一线员工等疫情防控责任制度,明确各层级责任人。建立完善疫情防控“三台账、四记录”,即职工信息合账、重点岗位轮岗备岗台账、疫情防控物资台账和重点场所消杀记录、职工返岗记录、到访人员记录、职工健康监测记录,全面健全企业职工监测管理、入厂通道管理、生产流程管理等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问题台账,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

三、 做好疫情防控优化调整措施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各企业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传播载体,加强对疫情防控优化调整政策解读,筑牢群防群控基础。及时把疫情防控新政策、新要求通知到、落实到本单位全体员工,引导企业提高防范意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 工作。各工业企业要高度关注舆情动态,在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同时,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做好正面引导,避免造成社情民意不良影响。

四、强化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 要根据国家最新疫情防控要求,视情况集中开展一次企业全体人员防控线上或线下培训,对工业领域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工作进行一次全面部署。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一线,加强对企业防控人员实地指导,切实提高企业科学、精准、高效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

五 、加强企业疫情防控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各企业要切实担负起本单位管理责任,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我局将在全面摸清属地工业企业底数基础上,逐级明确相关责任人和联系人,逐户指导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措施,实现属地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包保服务全覆盖。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与公安、交通、物流等部门工作衔接,及时梳理解决以重点企业运输受阻等问题,确保工业企业能源物资、生产物资运输通畅, 全力维护工业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切实形成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稳增长工作合力。近期,我局将组成专项工作指导组,就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工作开展一次全县范围指导服务。

附件: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吉林省工业企业防疫手册(7.0)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11 21

 

 

 

吉林省工业企业防疫手册(7.0)

 

为指导全省工业企业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吉林省工信厅制定了《吉林省工业企业防疫手册(7.0),请各地区、各工业企业紧密结合本地区和企业实际予以细化落实。

一、总体要求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1.科学精准高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各工业企业要坚定不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 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聚集性疫情的底线,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稳定生产运行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建立健全企业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各工业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疫情防控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企业疫情防控组织领导体系、专班工作体系,建立从企业管理层到车间班组、一线职工的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明确各层级领导、具体工作负责人和工作分工,建立全员责任体系人员和分工清单。企业各级疫情防控人员要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坚决反对不负责不落实不落位造成防控风险放大,坚决反对“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切实把优化调整措施落细落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3.细化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围绕在岗人员健康监测、高风险区域外溢来企业人员、社会面出入人员、本企业从高风险区域返回人员及本企业与外部人员接触频繁的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等人员分类建立人员信息台账,组织实施科学精准防控。围绕进厂生产生活物资及厂内各区域消杀等,分别建立物品、环境管理消杀记录台账,全力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围绕防疫物资储备,建立物资储备台账并实施动态管理,确保储备物资满足日常防护、 消杀及应急处置需要。纳入“白名单”管理的重点企业,要针对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建立员工轮岗备岗台账,确保本企业发生疫情期间稳定生产运行。

4.“一企一策”科学精准制定实施疫情防控方案。各工业企业要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新特点和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以外防输入为重点,梳理生产生活各具体环节和场景的风险点,做出针对性疫情防控安排,及时修订《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强化“人、 物、环境”同防,组织做好在岗人员健康监测、涉疫风险人员核查、防疫物资储备、工作场所通风消毒、进厂物品检验检疫消杀及防疫宣传教育等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企业一旦发生疫情,积极配合属地疾控部门做好流调、隔 离、转运、消杀等工作,做到坚决果断处置,快速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加强人员管理

1.加强在岗员工管理。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建立员工健康监 测制度和员工健康监测台账,每日对在岗员工进行健康状况摸底调查。各工业企业要按照疾控部门和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可结合疫情形势和企业实际,对生活保障、物流区、缓冲区、隔离区等与外部人员接触频繁的岗位人员要适当加大核酸检测频次,对企业内其他人员可按网格化单元对各单元内人员定期组织轮流检测。对高风险地区返回企业的风险外溢人员,严格落实隔离管控和风险监测要求,排除风险后方可重新安排上岗。对企业内物业、保洁、施工修造、运营维护等第三方外包人员,与企业员工进行同等管理。

2.加强重要商务活动管理。重要商务来访人员要按照疫情防控部门要求“点对点”转运至免隔离闭环管理区(“闭环泡泡”) 开展商务活动,期间不可离开管理区。本地人员进入管理区前需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完成工作后根据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隔离管理或健康监测措施。

3.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原则上外来运送生活物资、生产物资的司乘人员不进入厂区,确需进入厂区的,交接货双方均应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杀工作。对于来厂送货的长途货运司乘人员需要暂休的,相关企业要尽可能为其提供便利,同时在其进入暂休处之 前和出来之后对暂休处进行两次消杀。高风险区域外溢来企业人员及其他到访人员应符合疫情防控隔离监测政策要求,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厂。

4.倡导保持个人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用手遮挡口鼻咳嗽喷嚏后、饭前便后等,要用洗手液流水洗手,或使用消毒湿巾或速干手消毒剂做手消毒。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揉眼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或手肘衣物遮蔽口鼻。

()加强环境管理

1.严格分区管理。企业要在厂内设缓冲区、生产区、生活区、 垃圾区、物流区、隔离区,各区域要以车间班组为最小单元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尽可能实现各区域、网格硬隔离,尽可能减少人员接触,确有必要接触的要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杀工作。

2.加强工作场所通风消毒。生产车间、办公室等要定期进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每日至少3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新鲜。每日要使用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对公众场所、公共物品、物体表面和地面至少开展2次预防性消毒,办公室设备、门把手和电梯按钮等公共接触物品应增加消毒频次,可使用消毒湿巾或酒精擦拭,避免直接用酒精等消毒剂喷洒。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垃圾区、物流区、隔离区等与外部接触频次较高的区域要一次一消杀。

()加强进厂物品消杀

对进入厂区的生产物资、生活物资要设置专门的消杀地点,消杀后物资进厂,冷链食品需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厂。

()加强宣传引导和培训

各工业企业要加强对优化调整政策的宣传解读,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和实施科学精 准防控的重要意义,争取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切实提高每名职工的防范意识和参与群防群控的自觉性,筑牢群防群控基础。要积极主动与属地卫生、疾控等部门对接,面向企业各级疫情防控人员开展防控政策措施、应急处置等培训,做到应知应会,规范落实,推动提升基层防控一线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决不能造成疫情防控放松、甚至放开的误读。

()加强应急演练

各工业企业要结合实际认真梳理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并按照属地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要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

()做好企业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

1.做好出现疫情的应急处置准备。各工业企业要认真研判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真排查人流、物流等方面存在的疫情防控短板弱项,进一步完善《企业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企业疫情应急处置责任人,畅通与属地卫健、疾控部门联系渠道,明确发现疫情后企业配合开展转运救治、 流调溯源、隔离管控等工作流程,提前做好重要岗位员工减员的调配补充预案,确保防控责任、措施落实到位,一旦出现疫情迅速处置。

2.对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职工,立即送医疗机构就诊治疗。 对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或确诊病例的,立即将感染人员和涉疫风险人员送至厂内隔离区进行分区分类隔离,并立即报告卫健、疾控部门做好后续处置。

3.发现本企业有感染者、密接人员等突发疫情时,涉疫工业企业要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第一时间报告属地疾控部门,并 配合属地疾控部门做好转运救治、流调溯源、隔离管控等工作,对可能感染的工作场所、(厂内)隔离区等进行100%终末消毒。

4.严格执行出现疫情第一时间报告制度。工业企业出现突发疫情时,企业疫情防控负责人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直接 报告属地工信部门,属地工信部门立即向省工信厅报告,省工信厅第一时间向省政府报告。涉疫企业要逐日报告疫情发展和生产恢复情况。

5.按照本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开展核酸检测。相关涉疫企业要加强与本地政府部门沟通,在政府帮助下合理安排核酸检测力量,尽可能安排上门检测。

6.严格应急值班值守。涉疫工业企业要严格执行24小时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制度,实行领导带班、专人负责,切实做好防疫情、稳运行各项工作调度、衔接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持续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

二、 办公场所防控导则

()员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时,要全程正确佩戴有效 防护口罩,途中尽量避免触碰车上物品。企业班车要按照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技术指南做好消毒。

()要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做好通风、保暖。工作人员要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勤洗手。

()要按疫情防控要求定期做好办公区域环境消杀、物品消毒工作。

()下班前洗手后佩戴防护口罩,回家后摘掉口罩洗手消毒。

()严格做好生活、办公垃圾无害化处理,使用后的口罩 等防护设备放入专门垃圾桶内,每天至少两次用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等进行消毒处理。

()企业发生疫情期间,涉疫工作场所需经消杀确认安全 后方可恢复使用,企业要严格实施封闭运行管理或“点对点”上下班,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减少人员聚集。

三、 生产车间防控导则

()生产车间每天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采取机械通风的,要定期对初效滤网进行清洁消毒。

()生产车间应保持卫生整洁,及时打扫卫生和清理垃圾。

()企业要指派专人做好车间清洁消毒工作,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标识。

()做好车间重点部位擦拭消毒,对生产设备操控装置、 门把手、电脑、键盘、鼠标、电话等高频接触部位,可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采取正确的消毒作业方法,并及时填写并保存消毒工作记录。

()下班前,洗手后佩戴防护口罩,回家后摘掉口罩洗手消毒。

()企业发生疫情期间,企业要严格落实封闭运行或“点 对点”运行措施,生产车间需经消杀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使用, 以车间、班组为单位,落实最小单元网格化措施降低疫情扩散风险。

四 、后勤系统防控导则

()加强公共区域防护。职工餐厅、宿舍等保持整洁卫生并做好通风换气,每日须对室内、楼道、电梯、楼梯、卫生间等 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服务、安保、清洁等后勤工作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 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加强食堂、宿舍、办公区空调系统消毒。

1.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

2.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

3.企业出现疫情时,不要停止正在使用的中央空调新风系统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进行消毒。

()正确处理废弃口罩。摘口罩前后做好手的清洁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企业发生疫情期间,员工就餐不堂食、吃盒饭,餐具  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要按照生产单元安排员工住宿区域,尽可能划小住宿区域并确保各住宿区域不连通,同时要按照住宿区域合理分配盥洗室、卫生间资源,确保不同区域人员使用各自盥洗室、卫生间。有条件的企业可提前建设一批配备独立卫生间宿舍以满足应急状态下闭环管理要求。生产、生活物资到厂要先在厂外消杀、静置。企业生活物资采购、生产物资接收人员要在厂区内相对独立封闭,要确保采购人员不与厂内其他人员及外来送物资人员不接触。

五 、附则

1.洗手的正确方法

2.佩戴口罩的正确方法

3.常见消毒剂配制方法

4.防护服穿脱程序

附则1、洗手的正确方法

使用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 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用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清洁自己的手,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具体如下: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特别要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手表和其他装饰品的部位,应先摘下手上的饰物再彻底清洁。

附则2、佩戴口罩的正确方法

()口罩的选择。

1.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2-4小时更换,破损、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2.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6小时更换,破损、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3.不推荐使用棉布口罩、海绵口罩。

()口罩的使用方法。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5.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用手指捏住口罩系带丢至医用黄色废物桶或生活垃圾桶内,不要触碰口罩外侧,每天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附则3、常见消毒剂配制方法

()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1:99比例加水稀释;

2.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 13%,20/):1包消毒粉加4.8 升水;

3.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580mg/):1片溶于1 升水。

()75%酒精消毒液:直接使用。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说明书进行配制和使用。

附则4、防护服穿脱程序

()穿防护服程序

1.清理手部卫生。

2.戴内层手套。内层手套最好为深色,检查有无破损,穿戴后确保工作服袖口完全被包裹,手套如破损,应及时更换。 

3.戴医用防护口罩。 一手托住口罩外侧面,将口罩紧贴面部, 另一手拉下方系带至于颈后双耳下,拉上方系带至于头顶部,注  意避免系带压迫耳朵,行气密性测试,使用中口罩如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4.戴一次性帽子。佩戴后整理帽子至头发、耳朵全部被包裹。

5.穿防护服。取防护服,注意避免接触地面,检查效期及完 好情况。拉开拉链,先穿下半身,再穿上半身,后戴帽子,系好拉链、扣子、密封条,双人互检。若防护服未能完全贴合面部,可用胶带辅助固定,使用中防护服如破损,应及时更换。

6.戴防护面屏。撕下防护面屏保护膜调整位置,确保面部皮肤黏膜完全被防护面屏遮盖。

7.穿鞋套。保证无破损,活动不受影响。

8.戴外层手套。检查有无破损,穿戴后确保防护服袖口完全被包裹,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手套如破损,应及时更换。

9.相互检查。工作人员或者消毒人员进行检查,如破损及时更换,必要时写上名字,以便同事之间相互辨识。

()脱防护服程序

1.手卫生。

2.摘防护面屏。上身稍前倾,闭合双眼,双手提起后方系带 摘下,摘下后将防护面屏至于指定消毒容器内,全程避免触碰防护面屏前侧面。

3.脱防护服连同外层手套、鞋套。 一手拎住同侧衣领,另一手拉开拉链,摘掉帽子后拎另一侧衣领,顺势向外后方边脱边卷 起防护服,动作轻缓,全程避免抖动,将外层手套、鞋套一同脱下。

4.摘一次性帽子。上身稍前倾,屏息闭眼,提起帽顶由后向前摘下。

5.摘医用防护口罩。上身稍前倾,屏息闭眼,双手先取下方系带,随后再摘取上方系带,全程避免触碰口罩外侧面。

6.摘内层手套。进行手卫生,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