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长白县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长白县农业农村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623013568877Y/2024-04313
分  类: 其他 ;  其他
发文机关: 长白县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4月26日
标      题: 关于印发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长农字〔2024〕72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01日
索  引 号: 11220623013568877Y/2024-04313 分  类: 其他 ; 其他
发文机关: 长白县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4月26日
标      题: 关于印发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长农字〔2024〕72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01日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长农字〔2024〕7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

根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第723号公告将番茄潜叶蛾增补纳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管理。番茄潜叶蛾主要危害番茄,也可危害茄子、马铃薯等作物。2024年4月17日在我县金华乡金华村蔬菜大棚首次发现番茄潜叶蛾。番茄潜叶蛾一般可导致减产20%—30%,重者达50%以上,严重威胁番茄等茄科作物生产。为做好番茄潜叶蛾防控,特制定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方案。现印发你们,请各乡镇高度重视番茄潜叶蛾防控工作,成立番茄潜叶蛾防控领导小组,组织农技人员对辖区内茄科作物开展全面排查,一经发现立即防控并上报县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臧洪燕

  15944966990

  380765907@qq.com。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2024426

 

 

 

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番茄潜叶蛾主要危害番茄,也可危害茄子、马铃薯等作物。保护地重于露地,花期至果实成熟期是发生危害高峰期。为指导各地开展番茄潜叶蛾防控,提高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番茄种植区防治处置率9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

二、防控策略

按照源头控制、绿色防控的防治策略,加强性诱监测,落实清洁生产等非化学防控措施,优先使用防虫网阻隔、天敌释放、生物农药喷施等技术进行防治,适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降低暴发成灾风险。

三、重点区域

以金华乡大棚蔬菜为重点监测和防控区域,加强其他未发生乡镇的虫情监测。

四、防控措施

(一)加强监测

1. 监测作物

以番茄为重点,兼顾周边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杂草龙葵作为番茄潜叶蛾为害的重要指示植物重点监测。

2. 监测时间

番茄育苗基地,从播种开始至育苗期结束为止;移栽田从番茄定植开始至拉秧后结束。

3. 监测方法

露地番茄:每块田布设3个三角形或翅形粘胶式性诱捕器。苗期,3个诱捕器呈正三角形布设,间距约50米,与田边距离大于5米;成株期,诱捕器放置于方便操作的田埂上,与田边距离约1米,诱捕器呈直线排列,间距约50米。

保护地番茄:每个棚室布设2个诱捕器。苗期,棚室靠近入口处和中后部各1个,诱捕器与田边距离大于1米;成株期,诱捕器放于近通道的田埂上,与田边相距约1米。

诱捕器距地面10—20厘米,每3天记录1次诱蛾量,及时更换粘虫板,每30天更换1次性诱芯,或根据使用说明及时更换性诱芯。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智能虫情监测设备进行监测。

(二)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倒茬。与非茄科植物轮作或与水稻等进行水旱轮作。

(2)选用清洁无虫苗。不从番茄潜叶蛾发生区购买和调运番茄苗;在育苗棚室或防虫网内集中育苗。

(3)清洁田园。清除茄科作物及杂草残株残体,消灭桥梁寄主;整枝打叉、疏花疏果的残枝落叶等随手装袋,集中销毁;拉秧落架前先喷药,再清除残株,并添加堆肥发酵菌剂就地覆膜堆闷。

(4)低温冻棚/高温闷棚。冬季低温冻棚(至少30天),夏季高温闷棚,减少虫口基数。

2.物理防治

1)防虫网阻隔育苗棚室以及生产棚室的入口处安装60目防虫网双层门帘,通风口安装防虫网,有效阻隔番茄潜叶蛾成虫进入棚内。

(2)灯光诱杀。成虫发生期,在连片种植田设置杀虫灯,露地每5—10亩设置1盏,保护地每棚室设置1盏,光源高出地面0.5—1.0米,集虫装置适量加含0.2%洗涤液的水。

3. 交配干扰或性诱捕杀

(1)迷向干扰交配。番茄苗定植前,在田间放置迷向丝或迷向管(每亩60 根),或智能喷射型交配干扰释放器(每3—5亩1套),连片使用为宜,外密内疏放置,设置高度距离地面10—20厘米。

2)性诱捕杀在连片种植田设置性诱捕器诱杀成虫。露地番茄采用三角形或翅形粘胶式诱捕器,每亩放置8—10个,诱捕器底部距离地面10—20厘米;保护地番茄还可采用蓝色粘板、蓝色或红色水盆式(或桶形)诱捕器,直接放在地面上。

4. 生物防治

(1)利用自然天敌。在田边地头或沟渠旁植金盏菊、芝麻、荞麦、苦荞麦等蜜源植物涵养天敌;避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提倡点片用药和精准用药。

(2)释放天敌昆虫。田间监测到成虫即可释放螟黄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或小花蝽、烟盲蝽等捕食性天敌。

5. 科学用药

应在田间监测成虫数量突然增加(较前一日增加3—5倍)的5—8天后,或初见幼虫潜道时喷药防治幼虫和卵。建议在非雨天下午(日落以后)喷药,每7—10天施药1次,要喷匀、喷透,尤其是中上部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可选用的农药包括苏云金杆菌G033A、球孢白僵菌、乙基多杀菌素。此外,各地在开展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亦可选用在番茄上登记、且防效好的农药,如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四唑虫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鱼藤酮等。注意轮换用药,并严格执行药剂使用安全间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