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水利局
关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三道沟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
长水利审批字〔2024〕3号
县防汛抗旱服务中心:
你单位《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防汛抗旱服务中心关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三道沟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批复的请示》(长汛请〔2024〕4号)及随文报送的吉林省安众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编制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三道沟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收悉。根据中铭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出具的《关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三道沟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评审意见的报告》(中铭吉咨评〔2024〕ZM006号),批复如下:
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工程建设是稳定河势、减少水土流失,确保当地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需要。
十三道沟河具有山区性河流特点,河道比降较陡,洪水汇流时间短,陡涨陡落,岸坡地层组成多以填筑土、砂砾石为主,经常发生塌岸现象,致使沿岸耕地不断被侵蚀,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治理工程采用有效的工程措施保护易冲蚀河岸,提高河岸抗冲能力,从而稳定河势、减少水土流失,有效控制河道演变速度,保护沿岸人民财产,维护沿河中和村、十三道沟村两个村庄769户、人口2691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护沿岸耕地150亩,以及保护军事训练场设施不受损坏,是十分必要的。
(二)工程建设是提高防洪能力的需要
工程区军事训练场土堤标准不达标,结构不满足规范要求,经洪水复核沿河军事训练场内高程低于十年一遇洪水水位,现状民堤不满足防洪要求,存在防洪安全隐患,洪灾损失越来越大,对防洪要求越来越高,迫切要求提高该段河流的防洪能力和标准,尽快在该段建设高标准堤防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二、水文
(一)基本同意工程10年一遇设计洪水成果。
(二)基本同意5年一遇各段春汛和秋汛设计洪峰流量。
(三)基本同意泥沙、冰情成果。
三、工程地质
(一)工程区域为地质构造基本稳定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区,属于相对稳定地区,按水工有关规程要求建筑物不设防。工程区标准冻结深度为1.70m。
(二)基本同意挡墙基础座落在砂卵砾石层上。
(三)工程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主要为块石料,材料的储量和质量均满足设计要求,运输条件良好。
四、工程任务和规模
本工程主要任务:通过采取土堤加固、新建护岸等举措,提高军事训练场的防洪能力,保障当地居民的出行安全,维护沿河中和村、十三道沟村两个村庄769户、人口2691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护沿岸耕地150亩,提高河岸抗冲刷能力,维护河势稳定,减少洪涝灾害损失,为地区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提供保障。
项目区上游始于中和村拦河坝,止于榆树杰桥上游已建挡墙始端,治理段河道长度2.952km。两岸新建及加固防洪墙6段总长2.258km,采用重力式浆砌石挡墙结构。新建排水涵管4处,新建农道桥1座,位于河道桩号K0+795处。
五、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一)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的相关规定,同意本工程防洪标准参照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工程级别为参照5级标准设计。
(二)工程总体布置
项目区上游始于中和村拦河坝(K0+000),止于榆树杰桥上游已建挡墙始端(K2+952m),治理段河道长度2.952km,桩号范围(K0+000m~K2+952m)。
两岸新建及加固防洪墙6段总长2.258km。其中,左岸新建防洪墙1段,长度0.542km,加固防洪墙1段,长度0.08km;右岸新建防洪墙4段合计1.636km;新建排水涵管4处,分别位于桩号R0+263、R0+710、L0+550、R2+899处,新建农道桥一座,位于河道桩号K0+795处。
(三)主要建筑物
1、防洪墙工程
同意河道两岸采用重力式浆砌石挡土墙防护。重力式浆砌石挡土墙座落在砂卵砾石层上,挡土墙顶宽0.5m,顶部设置混凝土压顶尺寸为0.5×0.15m,迎水侧直立,背水侧坡比1:0.4,墙趾以上1m范围内采用混凝土浇筑,其余部分为浆砌石砌筑。墙趾尺寸0.5×0.6m,墙底设混凝土垫层10cm,墙体布置φ100mmPVC排水管、墙顶距河底小于2m高布置一排、大于2m高布置两排、向下倾斜10%,两排采用梅花状布置,水平间距2m、排距1m,最下一排距离设计河底0.3m,挡土墙每隔10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cm,缝内填充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堤防顶宽3m,背水坡填筑坡比采用1:2.0。
挡墙迎水侧采用雷诺护垫水平防护3m,护砌厚度为0.30m,下铺设一层无纺布(400g/m²),雷诺护垫规格为3×1×0.3m,即长3m,宽1m,厚0.3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抗冻级别为F250;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浆砌石水泥砂浆强度等级采用M10。
2、排水涵管工程
同意为排出堤后涝水,在桩号R0+263、R0+710、L0+550、R2+899处新建4座排水涵管,涵管为预制水泥管,尺寸为DN80cm,管下包裹30cm混凝土管座,整体包裹约管径1/2,进口段设置集水井,边墙及底板厚0.3m,涵管出口设置铸铁拍门(DN80cm)。
集水井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管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冻级别为F250;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
3、新建桥梁
同意在本工程河道桩号K0+795处新建桥梁1座,结构型式为10m×2跨预制空心板桥,计算跨径9.6m,桥面宽5.0m,净宽4.0m,桥面高程612.46m,从上至下依次采用8cm厚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10cm厚混凝土现浇层和50cm厚预制混凝土空心板,以桥纵向中心线为基准,采用双向排水,排水纵坡为2%,两侧设置0.9m高防撞墩,埋设DN100PVC排水管,排水管间距2m。桥两端设置引道,长度5m。
桥墩采用重力式桥墩,基础采用扩大基础,高度1m,采用二级台阶,台阶尺寸0.5m×0.5m,基础长度(横桥向)7m,宽度(顺桥向)2.8m,基础下设10cm厚C15素砼垫层,基底持力层为中等风化的玄武岩。
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前墙墙顶宽1.0m,迎水侧墙面坡比为1:0.05,背水侧坡比为1:0.4,墙体内设有排水管,间距1.5m~2.0m,呈梅花型布置,高于设计0.5m,采用DN100mmPVC排水管,倾斜纵坡为5%,后设碎石反滤包,外包无纺布(400g/m2)。侧墙墙顶宽0.5m,前坡垂直,背坡坡比为1:0.4;基底持力层为中等风化的玄武岩,墙后回填开挖砂砾料。
砂砾料填筑相对密度不应小于0.60。
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15,桥面铺装C40F250,桥面板C40F250,引道板、桥墩和基础均采用C30F250,混凝土挡墙C25F250,浆砌石采用M10水泥砂浆。
六、施工组织设计
(一)基本同意施工总布置和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二)同意施工导流标准及导流方式。
(三)同意施工总工期为9个月。
七、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
基本同意工程所涉及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问题由当地政府自行解决。
八、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基本同意对生产劳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危险与有害因素分析,以及采取的具体防范措施和安全卫生设施。
九、工程管理设计
(一)管理机构
同意工程建成后由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水利局河道管理中心管理及运行。
(二)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
基本同意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十、设计概算
基本同意参照水利部《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14〕429号)和有关规定编制,概算材料价格按现行市场价计算,核定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十三道沟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静态总投资1120.75万元。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水利局
2024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