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长白县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金华乡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623013569191X/2023-13268
分  类: 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金华乡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3年08月25日
标      题: 关于印发《金华乡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金政发〔2023〕54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25日
索  引 号: 11220623013569191X/2023-13268 分  类: 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金华乡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3年08月25日
标      题: 关于印发《金华乡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金政发〔2023〕54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25日

  

关于印发《金华乡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的通知

金政发〔2023〕54号

 

行政村、各相关科室:

    按照《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发展庭院经济奖补方案(试行)》(长农办发〔2023〕48号)文件要求,依据《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长农办发〔2023〕10号),现将《金华乡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金华乡人民政府

2023年8月25日

 

金华乡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高质量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按照《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长农办发〔2023〕10号)总体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高效开发利用农村庭院土地资源为依托,以市场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导向,与区域特色主导产业相协调,巩固脱贫成果为目标,按照项目到户、扶持到人的要求,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来源,在“小庭院”做出持续增收“大文章”,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依规、符合政策。严格遵守土地、环保、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依法合规生产经营,坚决防止出现乱占耕地、违规搭建、质量安全等问题。对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庭院经济项目不予支持。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村的实际条件、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市场需求等方面,由乡村组织,农户自主选择,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科学谋划符合当地实际、多种类型、独具特色的庭院经济。鼓励农户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

(三)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加强组织引导,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和动员农户将房前屋后土地资源进行归并整理,立体开发利用。采取政策引导、技术支持、消费帮扶等扶持措施,吸引农户投资投劳,培育发展多种类型适度规模的庭院经济。

(四)坚持市场导向、融合发展。立足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制定庭院经济发展规划。创新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强化庭院经济经营户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分工协作和利益联结,提高庭院经济市场竞争力。注重发挥地方资源、技术、产业、产品和人才优势,突出地域特色、产品特色,提高科技含量。强化全产业链带动,促进庭院经济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坚持生态优先、协调发展。注重农户庭院经济发展与 “千村示范百村提升”、“美丽人家”、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相结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资源环境利用更加高效,庭院环境更加美丽,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三、发展目标

以强村富民为目标,通过发展庭院经济,进一步破解产业发展用地瓶颈、拓宽群众持续增收途径,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注入 新活力,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步伐。2023 年全乡选择2个村开展试点示范。到2025年,全乡实现庭院经济全覆盖,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业类型更加丰富,产销衔接更加顺畅,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建成一批标准化乡村生产基地,培育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庭院经济主导产业。

四、工作重点

(一)庭院特色种植。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实验推广,重点发展中药材、蓝莓、食用菌、蔬菜等附加值高的特色经济作物。以春秋大棚、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满足城乡消费,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鼓励农户发展庭院设施农业。根据庭院空间立体式发展蔬菜、林果、花卉、盆栽等特色作物,形成与大田作物差异化、互补性发展。探索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销售、分户经营种植的发展模式。

(二)庭院特色养殖。结合“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积极推广适合庭院养殖的特色优良品种,优化养殖结构,应用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养殖效益。按照人畜分离的原则,在庭院内合理设置养殖区、生活区、饲草料储备区、粪污处理区,利用农户庭院养殖鹿、鸡、鸭、鹅、兔等家禽(畜),利用林下围网散养家禽(畜),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的育肥牛、育肥猪、育肥羊等庭院养殖业。对于庭院面积较小的村,由乡政府统一组织,按照专业化的养殖标准,规划建设养殖小区,按照统一管理、分户经营的原则,发展以肉牛、肉羊、生猪等高效养殖业。加强生产管理,推动庭院养殖融入现代养殖业生产体系。强化动物防疫,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和常见多发动物疾病防控工作。

(三)庭院特色加工。立足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乡土特征的特色产品。农户利用庭院建设保鲜、贮藏、分级、包装等产地初加工,以当地农畜产品为原料,开展农副产品加工,依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一批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工坊。传承创新乡村传统工艺,发展特色食品和特色手工艺品,培育乡村工匠。围绕开展草编、刺绣、缝纫、剪纸等民族手工艺品生产,创建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指导利用闲置庭院设立帮扶车间,带动群众增加收入。

(四)庭院生产生活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整村领办、合作经营等方式,带动农户利用现有庭院开展代收代储、产品代销、原料加工、农资配送、农机作业等生产性服务。指导有条件的农户开设小卖部、小吃点(摊)、小菜店(摊)、理发店、修理店等生活性服务业,满足群众生活需求。落实“快递进村”工程,指导农户开展网络销售和快递业务,利用自有庭院设立电商销售点、直播带货点、快递代办点,帮助村屯农户销售农特产品、购买生产生活用品,减少购销中间环节,提高农副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五)庭院特色乡村旅游。推进庭院经济与休闲农业、民宿旅游等融合发展,拓展庭院多重功能。指导农户依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自有庭院发展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小型采摘园等,促进农文旅融合,打造一批精品田园和美丽庭院。积极引导城镇居民到乡村消费,把农村庭院变成城市居民的小菜园、后花园、微农场,满足定制化、个性化、差别化服务需求,将乡村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

五、支持政策

(一)加大资金支持。谋划一批庭院经济重点项目,符合条件的按程序申报,村、乡两级公告公示(在固定公开栏公开均不少于10天),经严格论证审批后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充分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涉农统筹整合资金等现有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因户施策、贷款贴息、购买服务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庭院经济项目给予支持,具体实施范围、实施方式、流程等按照《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发展庭院经济奖补方案(试行)》(长农办发〔2023〕48号)文件施行。动员社会资本投入庭院经济发展,强化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共同发展。

(二)加强金融支持。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投入力度,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和监测户申请小额贷款用于发展庭院经济。鼓励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农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富民贷”等金融产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支持庭院经济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庭院经济特色险种,加大保险支持,提升庭院经济风险保障能力。

(三)强化人才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庭院经济经营户纳入乡村创业就业政策支持范围。鼓励大学毕业生、雨露计划毕业生、退伍军人、有技能的退休人员、乡村工匠、返乡人员等各类人才从事庭院经济,做好创业咨询、项目策划、手续办理等服务,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带动庭院经济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产业顾问组、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指导员作用,深入庭院搞好科技服务。鼓励举办不同层次的专业技能培训班,提高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基本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四)加大消费帮扶支持。加大产销对接力度,组织庭院经济经营户与城市市场、超市、酒店、网购平台、社区团购、文旅经营主体等开展对接活动,建立稳定购销关系,将庭院经济产品和服务供给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帮助解决销售问题。加大消费帮扶力度,定点帮扶、社会力量帮扶将采购和帮助销售庭院经济产品作为支持内容,帮助提升产品品质和知名度,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发挥帮扶单位、合作社、龙头企业、能人大户等作用,围绕庭院经济生产、加工、贮藏、运销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互联网+”将种养、加工、销售等与电子商务服务有机结合,扩大产品销路,提高产品知名度。

六、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性,把发展庭院经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组建庭院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制定扶持庭院经济具体措施,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各相关科室、单位要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加强指导和服务,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解决好庭院经济经营户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庭院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县级行业部门和乡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作用,针对重点项目跟踪服务,一对一开展帮扶。

(二)优化规划布局。要按照《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吉农规发〔2021〕13号)及县委县政府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注重优化庭院发展结构,与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相统一、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结合,与乡村休闲旅游相配套,制定合理的庭院经济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对无劳动能力或长期在外农户的闲置庭院,按照自愿有序原则,规范有偿流转发展庭院经济。鼓励通过租赁等方式引进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对闲置庭院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升级、专业化经营。乡村两级要立足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结合市场需求,精心选择发展项目,充分利用房前屋后一切能够利用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庭院空间,以农户为发展主体,采取多种发展模式,提升推进庭院经济发展水平。

(三)强化利益联结。建立健全“村党组织 +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当地产业乡土能人、经营大户等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创新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和经纪人引领、品牌拉动、“互联网+”农户等模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组织动员餐饮企业与庭院经济经营户加强合作,建立食材供应点,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组织动员工业企业、帮扶车间将适合分散加工的产品延伸到庭院经济经营户,因地制宜设立庭院加工点,带动庭院加工业发展,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组织动员文旅经营主体与庭院经济经营户合作,打造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吃农家饭的农村体验式旅游线路。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庭院经济管理方式,采取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订单回收“三统一”措施,引导庭院经济向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迈进。

(四)全面指导服务。要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把标准化贯穿庭院经济发展全过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广泛宣传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在广泛开展调研和摸底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产业模式的庭院经济农户进行分类指导,对有意愿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给予资金和技术服务;对有一定经营基础的农户,引导帮助完善思路、健全管理、规范发展、提升效益。加强庭院经济技术队伍建设,发挥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专家、农业经理人、专业农机手和创业致富带头人的指导服务作用,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按比例配备技术人员,为庭院经济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做好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

(五)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推广宣传庭院经济,深入挖掘总结剖析典型,提炼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调动脱贫户及广大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庭院经济真正广泛惠民利民。